2007/01/04 | 配制管理第一篇
类别(配置管理) | 评论(1) | 阅读(106) | 发表于 22:41

什么是配置管理
    CM(Configuration Management)来源于对一个问题的回答:Somebody did something, how can one reproduce it?
    CM就是管理变更的过程,它贯穿几乎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。
    CM对产品进行标识、存储和控制,以维护其完整性、可追溯性以及正确性。
    成功的配置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、项目开发效率,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个别“英雄”式人员的依赖
CM基本单位.软件配置项可以是:
    与合同、过程、计划、和产品有关的文档和数据
    源代码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
    相关产品,包括软件工具、库内的可复用软件,外购软件及用户提供的软件
          .配置项的内容
    WWW:Who(创建者)?When(何时建)?Why(为何建)?
    当前在哪,记录配置项当前存储位置和状态:Where?
    将去哪里,通过配置控制将配置项组装到正确版本。

配置管理流程
   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
    配置库管理
    版本控制
    变更控制
    配置审计

配置管理的实施
    1、规划、调整网路开发环境
    2、设计配置管理库
    3、定义配置管理系统的角色(项目经理、配置管理员cmo、软件开发人员、集成人员和QA人员)
    -----
     项目经理:项目经理在配置管理方面的职责是依靠配置管理员、系统管理员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人员的帮助,制定项目的组织结构和配置管理策略。这些工作包括:定制开发子系统,定制访问控制,制定常用策略,制定集成里程碑,以及进行系统集成;
     配置管理员:配置管理员的职责是根据项目经理制定的开发组织结构和策略,实施、维护配置管理的环境。其主要职责如下:创建配置管理库,对存储库进行日常备份和恢复,维护配置管理环境,及管理配置管理相关的用户;
     软件开发人员:软件开发人员依据项目的开发和配置管理策略,创建、修改和测试开发工件;
     集成人员:对软件进行归并,形成相应的基线或发布版本 ;
     QA人员:需要对软件配置管理有较深的认识,其主要工作是跟踪当前项目的状态,测试,报告错误,并验证其修复结果;
    -----
    4、制定配置管理的流程
    5、相关人员的培训

配置管理的内容
   1、标识:识别产品的结构、产品的构件及其类型,为其分配唯一的标识符,并以某种形式提供对它们的存取。
   2、控制:通过一定的机制控制对配置项的修改
   3、状态报告:记录并报告配置项以及元数据的状态。
   4、配置审计:确认产品的完整性并维护配置项间的一致性。


一个完整的SCM系统要具有三个核心功能:版本控制、变更控制、配置控制以及两个支持功能:状态统计和配置审计。


 
0

评论Comments